竞争对手中标历史查询:合法途径 + 高效方法,销售必看
2025-09-24中标招投标投标
跑客户时被问 “为啥 XX 竞品最近中了三个同类型项目?” 想查对手的中标历史,翻网页要么信息碎成渣,要么怕踩法律红线 —— 这是不是你每天头疼的事?对销售来说,摸清竞争对手的中标动态,就像打仗前摸清敌方部署,可合法又好用的查询方法,真没那么难找。
查竞争对手中标历史,先划清 “合法” 边界
不少销售觉得“查中标”得“偷偷摸摸”,其实不是——中标信息本质是公共资源,只要从合规渠道获取,就完全没问题。但要注意两个红线:一是不能爬取非公开数据,比如某些平台未对外开放的中标联系人隐私信息;二是不能用非法工具抓取官方网站的中标公告,这可能违反平台规则。
合法的核心是 “从公开渠道拿公开信息”。比如政府采购网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的中标公告,都是官方主动公开的;还有合规的商业信息平台,它们汇总官方中标数据,再提供给用户,这种方式也完全合法。对销售来说,合法查中标不仅没风险,还能放心分析竞品的中标规律,比如对手常中哪类项目、合作方是谁,这些都能帮你调整销售策略。
官方平台查中标:基础够用,但效率太低
想查中标,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官方平台,比如中国政府采购网、各省市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。这些平台的中标信息最权威,而且完全免费——比如你想查竞品在江苏的中标项目,去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,输入竞品名称就能找到相关中标公告。
但官方平台的痛点太明显了:
一是分散。查北京的中标要去北京的平台,查广东的又要换广东的,一个竞品的中标项目可能分布在五六个省份,你得在不同网站间切换,半天都凑不齐完整的中标记录。
二是功能弱。想查竞品近一年的中标金额排序?官方平台大多没这功能,只能一页页翻,翻到眼酸还可能漏了关键中标信息。
三是附件要钱。有些平台下载中标通知书、技术方案附件要收费,对经常查中标的销售来说,积少成多也是笔开支。
对每天要跟进客户的销售来说,花一下午在官方平台搜中标,还不如多跟两个客户 —— 效率太低,是官方平台最大的问题。
商业平台查中标:知了标讯帮你省时间、提效率
既然官方平台效率低,那销售该选什么?答案是合规的商业信息平台,比如知了标讯。它的核心优势就是 “把分散的中标信息整合起来,让销售查中标更省事”,而且亮点全戳中销售的需求。
先说性价比 —— 知了标讯的会员服务性价比超高,开通后标讯无限看。以前你查 A 竞品的医疗中标项目要去医疗采购平台,查 B 竞品的教育中标要去教育招标网,现在打开知了标讯,输入竞品名称 + 业务关键词,所有相关中标记录直接出来,不管是今年的新中标,还是去年的老项目,都能随便看,不用再为不同领域的中标信息单独付费。
更实用的是 “联系方式无限看”。很多官方中标公告会隐藏联系人电话,可对销售来说,中标项目的联系人就是潜在客户。知了标讯会整理公开的招中标联系人信息,你看到合适的中标项目,能直接把联系方式存到手机里,不用再费劲找其他渠道要电话。
还有 “免费无限制下载附件”,比如中标通知书里的服务条款、技术方案里的产品参数,你想下载多少就下多少,不用再花冤枉钱;如果对某个中标信息有疑问,点一下就能 “免费无限制查看原网站”,直接跳转到官方发布页面核实,信息真实度不用愁。
比如你跟进一个学校的信息化项目,想知道竞品 X 最近有没有做类似项目。用知了标讯,搜 “竞品 X + 教育 + 近 6 个月”,5 秒就能出来所有相关中标记录。点进去能看联系人电话,还能下载中标附件里的技术方案,半小时就能搞定原本要花一下午的事 —— 省下的时间,足够你多跟两个意向客户。
查中标不是终点,会用数据才是关键
对销售来说,查竞争对手的中标历史,不是为了 “比谁中得多”,而是为了用中标数据打胜仗。比如看竞品的中标项目类型,发现他们近半年全中 “国企办公设备采购”,说明他们在这个领域有优势,那你就可以避开这个领域,重点推自己产品擅长的 “中小企业 IT 服务”;再比如看竞品的中标金额,大多在 50-100 万之间,那你跟客户报价时,就可以针对性地给出 80 万左右的方案,既符合客户预算,又比竞品有价格优势。
还有,通过竞品的中标频率,能判断他们的销售节奏。如果竞品最近一个月中标量突然增多,说明他们在重点推某个产品,你跟客户沟通时,就可以提前准备应对话术,比如突出自己产品的差异化优势,“他们的产品侧重稳定性,但我们的产品在后期维护上更省钱。
其实对销售来说,查竞争对手的中标历史一点都不难,关键是选对合法又高效的工具。知了标讯把分散的中标信息整合起来,用高性价比的会员服务、实用的联系方式和附件下载功能,帮你少花时间在查中标上,多花时间在签单上。毕竟,销售的核心是跟客户成交,而好用的中标查询工具,就是帮你成交的 “小助手”。
- 内容推荐
- 大家都在看
洞察商业情报,大数据精准获客
